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列有关蕴含的化学知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食品包装中常见的抗氧化剂成分为:还原性铁粉、氯化钠、炭粉等,其脱氧原理与钢铁的吸氧腐蚀不相同 B . “ 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 黏土烧制陶瓷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C . “ 美酒郁金香,玉碗琥珀光。 ” 粮食发酵产生的酒精分散在酒糟中,可以通过蒸馏与酒糟分离 D .侯氏制碱法中的 “ 碱 ” 指的是纯碱 2. 战国所著《》记载沿海古人 “ 煤饼烧蛎房成灰 ” ( “ 蛎房 ” 即牡蛎壳),并把这种灰称为 “ 蜃 ” 。改进的造纸术,第一步沤浸树皮脱胶的碱液可用 “ 蜃 ” 溶于水制得。 “ 蜃 ” 主要成分是 ( ) A . CaO B . NaHCO 3 C . SiO 2 D . CaCO 3 3 . 《本草纲目》在绿 (FeSO 4 ·7H 2 O)“ 发明 ” : “ 盖此钒色绿,味酸,烧之则赤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绿矾能电离出 H + ,所以有 “ 味酸 ” B. 绿钒锻烧后的固体产物为 FeO C. 可用无水 CuSO 4 检验锻烧绿钒有 H 2 O 生成 D. 通入 Ba(NO 3 ) 2 溶液可检验煅烧产物中的 SO 3 4 .《梦溪笔谈》中记载有: “ 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 下列对文中内容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 . “ 苦泉 ” 可使蛋白质变性 B .胆矾的化学式为 CuSO 4 C .胆矾受热不能分解 D .胆矾与铁通过复分解反应可炼铜 5. 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煅烧贝壳 B. 粮食酿醋 C. 炼铁 D. 火药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