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学,免费搜题
登录
搜题
【简答题】
某泵站土建工程招标文件依据《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编制。招标文件约定: (1)模板工程费用不单独计量和支付,摊入到相应混凝土单价中; (2)投标最高限价2800万元,投标最低限价2100万元; (3)若签约合同低于投标最高限价的20%时,履约保证金由签约合同价的10%提高到15%; (4)永久占地严格限定发包人提供的永久施工用地范围内,临时施工用地由承包人负责,费用包含在投标报价中; (5)承包人应严格执行投标文件承诺的施工进度计划,实施期间不得调整; (6)工程预付款总金额为签约合同价的10%,以履约保证金担保。 依据水利部现行定额及编制规定,某投标人编制了排架C25混凝土单价分析表如下。 投标截止后,该投标人发现排架混凝土单价分析摊入模板费用,以投标文件修改函向招标人提出修改单价分析表,否则放弃本次投标。 【问题】 1.指出招标文件约定中的不妥之处。 2.指出排架C25混凝土单价分析表中,A、B、C、D所代表的名称(或型号规格)。 3.若排架立模系数为0.8m2/m3,模板制作、安装、拆除综合单价的直接费有40元/m2。计算每m3排架C25混凝土相应模板直接费和摊入模板费用后排架C25混凝土单价直接费。(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 4.对投标修改排架C25混凝土单价分析表的有关做法,招标人应如何处理? 5.评标委员会能否要求投标人以投标文件澄清答复方式增加模板费用?说明理由。
拍照语音搜题,微信中搜索"皮皮学"使用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知识点:
.
..
皮皮学刷刷变学霸
举一反三
【单选题】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者角度,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提出的要求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A.
活动课程
B.
社会课程
C.
学校课程
D.
特色课程
【判断题】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
A.
正确
B.
错误
【单选题】记者采访时的提问要具体、简洁明了,切忌空泛、笼统、不着边际。诸如“您感觉如何”这样的提问实际上在信息获取上等于原地踏步,它使采访对象没法回答,除非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我们由此可以推出( )
A.
记者采访时的提问如果具体、简洁明了,就不会给采访对象带来回答的困难
B.
采访对象如果没法回答提问,说明他没有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
C.
采访对象只有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才能回答 “ 您感觉如何”等问题 的提问
D.
诸 如“您感觉如何”这样的问题, 只能使采访对象抓不住问题的要点而作泛泛的或言不由衷的回答
【单选题】记者采访时的提问要具体、简洁明了,切忌空泛、笼统、不着边际。《采访技巧》一书中尖锐地剖析了 “ 您感觉如何 ” 等问题的弊端,认为这些提问实际上在信息获取上等于原地踏步,它使采访对象没法回答,除非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 由此可以推出( )
A.
记者采访时的提问如果具体、简洁明了,就不会给采访对象带来回答的困难
B.
采访对象如果没法回答提问,说明他没有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
C.
采访对象只有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才能回答“您感觉如何”等问题的提问
D.
诸如“您感觉如何”这样的问题,只能使采访对象抓不住问题的要点而作泛泛的或言不由衷的回答
【单选题】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提出的要求是 建设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
A.
活动课程
B.
社会课程
C.
学校课程
D.
特色课程
【单选题】记者采访时的提问要具体、简洁明了,切忌空泛、笼统、不着边际。约翰·布雷迪在《采访技巧》中剖析了记者采访时向访问对象提出诸如“您感觉如何?”等问题的弊端,认为这些提问“实际上在信息获取上等于原地踏步,它使采访对象没法回答,除非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 由此可以推出:
A.
记者采访时的提问如果具体、筒洁明了,就不会给采访对象带来回答的困难
B.
采访对象如果没法回答提问,说明他没有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
C.
采访对象只有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才能回答那些空泛、笼统的提问
D.
诸如“您感觉如何?”这样的问题,只能使采访对象抓不住问题的要点而作泛泛的或言不由衷的回答
【简答题】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简答题】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0.1m质量为3kg的正方体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水平拉力F拉着物体A在水平地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已知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阻力为物重的0.1倍。求: (1)此物体的密度; (2)拉力F; (3)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单选题】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提出的要求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A.
活动课程
B.
社会课程
C.
学校课程
D.
特色课程
【简答题】记者采访时的提问要具体、简洁明了,切忌空泛、笼统、不着边际。《采访技巧》一书中尖锐地剖析了“您感觉如何”等问题的弊端,认为这些提问实际上在信息获取上等于原地踏步,它使采访对象没法回答,除非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 由此可以推出 A.记者采访时的提问如果具体、简洁明了,就不会给采访对象带来回答的困难 B.采访对象如果没法回答提问,说明他没有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 C.采访对象只有用含...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