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学,免费搜题
登录
搜题
【简答题】
有如下教学过程: “电离、电解质”教学设计 史实 1 :法拉第的认识。 19 世纪初期法拉第用铜币、镍币和浸润食盐水的湿纸作原电池,导线插人硫酸镁溶液,电极产生气泡和金属镁,据此他判断硫酸镁已经分解,认为 “ 离子是在电流的作用下产生的 ” ,他称硫酸为电解质( electrolyte: substance edcomposed by electrolysis ),意为电解质是被电分解的物质。鉴于法拉第在科学界的崇高威望,很多科学家都接受了 “ 离子是在电流的作用下产生 ” 的观点 。 问题 1 :你觉得法拉第的实验能证明硫酸镁是通电后才分解吗?  【观点 1 】法拉第实验证明通电存在 Mg 2+ 生成 Mg 、但不能证明通电前是否存在 Mg 2+ 。 史实 2 :阿伦尼乌斯的研究。 19 世纪末期阿伦尼乌斯在研究导电性时发现有趣现象:气态氨不导电,氨的水溶液导电,溶液越稀导电性越好(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对导电性影响明显),氢卤酸也存在类似现象。  问题 2 :水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氨水越稀导电性越好?阿伦尼乌斯如何解释这些现象?  【观点 2 】阿伦尼乌斯提出假说:氨水在无电流作用下就具有非活性分子态和活性离子态,加水稀释有更多的分子转化为离子,率增强。所以 “ 电离是溶解于水的电解质能自动、不同程度离带正负电荷的离子,电离不需要通电就可发生。 ” 当时科学界对离子、原子、分子没有区别,认为带正负电荷的离子不能同时存在。阿伦尼乌斯不能解释盐、强酸、强碱溶于水率的变化 “ 与氨水不同 ” ,不能解释熔融盐是良好导体等现象,电离学说没有得到科学家的认可。  史实 3 :布拉格的发现。 20 世纪初期英国科学家布拉格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氯化钠的晶体结构,科学家第一次 “ 看见 ” 盐类化合物晶体中存在的阴阳离子。  问题 3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氯化钠晶体中存在阴阳离子?  【观点 3 】实验设计:连接回路加热氯化钠至熔融(加氯化钙降低融化温度)线路导电(生成氯气和钠),冷却至室温回路没有电流(反应停止)。  问题 4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氯化氢分子中不存在阴阳离子,但溶于水可以导电?  【观点 4 】实验设计:连接回路液态氯化氢不导电;连接回路,液态水不导电;连接回路向液态氯化氢中加人水,溶液导电。 【总结】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电离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需要通电)产生自由移动阴阳离子的过程;电解质有强弱之分(盐、强酸、强碱在水中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醋酸、一水合氨在水中部分电离,是弱电解质)。 请从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对上述教学过程进行评述。
拍照语音搜题,微信中搜索"皮皮学"使用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知识点:
.
..
皮皮学刷刷变学霸
举一反三
【单选题】只有透过血脑屏障在脑内变为多巴胺才能起作用的是( )
A.
左旋多
B.
卡比多
C.
金刚烷胺
D.
苯海索
E.
司来吉兰
【单选题】中共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新理念,其含义是指( )。
A.
以人为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
B.
以GDP为主,全面、快速、可持续的发展
C.
以企业为本,全面、健康、和谐的发畏
D.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单选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它是于( )年颁布的。
A.
2000
B.
2001
C.
2002
D.
2004
【判断题】幼儿教师教育口语的使用必须具体直白,才便于幼儿领会教育的目的。()
A.
正确
B.
错误
【单选题】孔雀舞是以下哪个民族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 )
A.
纳西族
B.
土家族
C.
白族
D.
傣族
【单选题】中共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指( )。
A.
以效益为本,效率第一,公平第二的发展
B.
以人为本,公平第一,效率第二的发展
C.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D.
以企业为本,全面,健康,科学的发展
【简答题】()年6月7日,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明确规定在高中试行学分制管理。
【单选题】有关某车单侧前照灯近光不亮故障检修不正确的是:
A.
观察该侧灯泡灯丝是否烧断
B.
检查相应保险是否损坏
C.
用万用表检测供电及搭铁电路是否良好
D.
检查灯光开关大灯位是否接触良好
【判断题】企业会计核算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坚持“内部牵制”原则
A.
正确
B.
错误
【单选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它是于( )年颁布的。
A.
2000
B.
2004
C.
2001
D.
2002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