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背影》一课中,作者在开篇写道“我与父亲不见已四年有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讲到此处,我适时对学生启发:为什么不能忘的是父亲的背影呢?接着提问:一般作品描绘人物部位最多的是什么?学生讨论后明确:人最富于表情部位应该是面部,应着力于面部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这是文学作品惯有的手法。而《背影》这课书,为什么抓住人“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呢?我引导学生在讨论中逐步领悟这里描与的“背影”是进入老境“颓唐”父亲的背影,它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一个印记。父亲在家境惨淡,奔走谋职时,还不辞劳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很难的爬过铁路为儿子买桔子。这“背影”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的真挚的爱,“背影”是父子依依惜别中给儿子烙下一个深刻、不可磨灭的印象。 问题:请结合教学过程的规律的相关知识对该老师的教学行为加以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