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学,免费搜题
登录
搜题
【单选题】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章开宗明义,起笔即提出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的论点。先用双重否定,既而又自为设问,从而使这一论断更加鲜明突出。
B.
文章通过诸侯割地赂造成双方土地消长的鲜明对比,证明了“赂”的损失远远不及战争的损失。
C.
割地赂不但不可能换来和平保全自己,反而助长了的侵略野心和实力,造成颠覆的下场。
D.
作者在第二段充分论述赂害的基础上用巧妙的引用,精当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赂致灭亡的道理,从而有力地支持了本文论点,在结构上也有收束之意。
拍照语音搜题,微信中搜索"皮皮学"使用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知识点:
.
..
皮皮学刷刷变学霸
举一反三
【简答题】下图为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制备、干燥、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Zn和H 2 SO 4 溶液反应制取干燥的氢气,并检验氢气的可燃性。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点燃氢气前,先要检验氢气的_____________,以免氢气发生爆炸。 ②生成氢气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若以H 2...
【单选题】某供热企业2009年结算向居民供热收入300万元,向非居民供热收入100万元,其供热厂房占地2000平方米,当地城镇土地使用税年税额 5元/平方米,则当年该公司应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 )。
A.
10000元
B.
7500元
C.
5000元
D.
2500元
【简答题】某供热企业2008年结算向居民供热收入200万元,向非居民供热收入100万元,其供热厂房占地3000平方米,当地城镇土地使用税每平方米年税额4元,则当年该公司应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 )。
【简答题】某学生设计了以下验证乙二酸(HOOC—COOH)(俗称草酸)的一些性质的实验,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用 pH 值试纸验证乙二酸的酸性,其操作步骤是: 。 (2)已知:草酸在175℃时受热分解可生成H 2 O、 和CO; Ⅰ.该学生设计了下图实验装置,来证明草酸分解产物中有CO并证明其氧化产物。回答有关问题: ①上述实验装置中三个洗气瓶分别盛有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则甲应盛 ,乙...
【简答题】某供热企业2009年结算向居民供热收入300万元,向非居民供热收入100万元,其供热厂房占地2000平方米,当地城镇土地使用税年税额5元/平方米,则当年该公司应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 )。
【简答题】(10武汉30).(5分)根据下列的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装置Ⅰ在实验中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在化学实验中,对装置稍加改装或采用不同的组合时,就能完成多种实验。如将装置Ⅱ改为Ⅳ后,可以顺利进行草酸受热扫解的实验。 草酸是一种有机物,常温时为一种无色透明的晶体,加热时易分解。草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 2 H 2 O 2 ==H 2 O+CO 2 +CO...
【单选题】下列实验操作或描述中正确的是(  ) ①将NaNO 3 和KCl的混合液加热并浓缩至有晶体析出,趁热过滤时,可分离出NaCl晶体 ②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时,需要向海带灰的浸取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和过氧化氢溶液 ③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实验中,点样后的滤纸需晾干后,才能将其浸入展开剂中 ④经氯气消毒的自来水,若用于配制Na 2 CO 3 溶液和FeSO 4 溶液均会使所配溶液变质 ⑤用加热法可...
A.
③⑤⑥⑦⑧
B.
①②④⑦
C.
①②④⑥⑦
D.
③④⑥⑧
【单选题】下列实验操作或描述中正确的是(  ) ①要提纯混有少量KCl的硝酸钾时,先在较高温度下将混合物溶于水中形成浓溶液,然后冷却,就有大量硝酸钾晶体析出,再过滤,即可得到纯净的硝酸钾 ②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时,需要向海带灰的浸取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和过氧化氢溶液 ③用加热法可以分离高锰酸钾和碘单质的混合物,因为碘单质受热易升华 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将量取液态物质的量筒用水洗涤,洗涤液倒入容...
A.
①②⑤
B.
③⑤⑥
C.
①②④
D.
③④⑥
【单选题】某供热企业2009年结算向居民供热收入200万元,向非居民供热收入100万元,其供热厂房占地3000平方米,当地城镇土地使用税每平方米年税额4元,则当年该公司应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是( )。
A.
12000元
B.
8000元
C.
4000元
D.
0元
【单选题】某供热企业2010年结算向居民供热收人400万元,向非居民供热收入100万元,其供热厂房占地2000平方米,厂房原值1500万元,当地城镇土地使用税年税额8元/平方米,房产税扣除比例30%,则当年该公司应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合计为( )。
A.
28400元
B.
29200元
C.
29700元
D.
30000元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