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答。 “一次志愿”在松动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2005年北京大学本部招生共3082人,69人因未报到被取消入学资格。招收普通本科生2711人,因未报到而被取消入学资格的33人,较往年净增17人,其中有11人是被北大录取后放弃机会投奔了香港大学。北大方面称,学生不报到,学校不会劝他来,尊重其自由选择。这样,原来刚性的“一次志愿”,逐渐高考多种选择的方向过渡。可是能够得到第二份通知书去香港大学读书的毕竟只有11名学生,而2003年全国接到录取通知书后没有去报到的考生总计多达46万人。这些学生是不想上大学吗?不,他们只是不想上不中意的大学。46万份废弃通知书中隐含着一个问题:刚性的志愿填报影响了学生们对大学的自由选择和最佳选择。 长期以来,我国高招工作强调整齐划一,没能充分关照考生的自由选择。虽然高考志愿填报是分档的,给了考生多次录取机会,但目前很多学生是在不知道分数时报志愿的,在关键信息匮乏的情况下,报志愿相当程度了一种猜谜和赌博,难免会出现过度保守或者轻敌冒进的情况,等分数和分数线出来的时候,两者之间的高低错位会让很多考生欲哭无泪。现在考生志愿表一经填定,不得更改:已被高校正式录取的新生,一律不准改录其他学校。这固然简化了招生程序,方便了管理和组织工作,却使很多“刚烈”学生接到通知书却不报到,也就意味着很多高校并没有招到最合适的学生,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本来就不宽裕的教育投资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浪费。 这样的现象是因为高等教育在我国很长时间以来是一种稀缺资源,皇帝女儿不愁嫁,因循了一种未能物尽其用的粗放式“经营”模式。从合理配置资源和保障考生权利的角度来说,考生应该拥有自由、自主选择学校的权利。老一辈学人年轻的时候,一人同时被几所大学录取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当然我国现行高招制度是一套成熟体系,对其进行改革需要稳妥推进,新制度设计需要教育界乃至全社会集思广益,给出尽量简便的思路。这需要我们断然一试。 请运用教育经济学的市场经济与教育资源配置理论分析案例事实:我国高招制度应当怎样提高人才资源的配置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