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啊你慢些走”》(载于2002年3月22日《人民日报》)一文,说明它选题的针对性和立论的思想性。 “啊你慢些走” 今年是马年,人们用“快马加辙”、“万马奔腾”、“马到成功”来互赠互勉,的确催人奋进。但欣然之余,总感到还缺点什么。 “两会”期间,采访全国政协委员,她唱的《啊你慢点走》这首歌。让慢些走,是为了把祖国建设一日千里的发展看个够。“人们一谈到您,提起您的‘’,这首歌长盛不衰的秘密何在?”我问马委员。“这‘’,是慢慢磨出来的。”她介绍说,当年战友歌舞团本着不为名利、只为出好作品的精神,给她定做了这首歌,她和全团上下一字一句地抠,刻苦排练了几十个日夜。一九六。年初,这首歌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一唱走红。 “慢慢磨出来的”,一语道出了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的真谛所在。 时下确有必要把“啊你慢些走”这句歌词,赠予那些在文艺创作上企盼“马到成功”的人。唱“”之前,经历过很长时间的磨炼。她早年河北梆子、山西梆子,曲艺,形成了声腔酣畅、独树一帜的演唱风格。而现在一些不深入生活,没有功底、浮躁潦草的文艺作品,不可能像“”一样走进艺术精品的行列,更不会像“”一样几十年长盛不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是艺术创作的规律,要想练出真功、创出精品,还得老老实实慢些来。 也可以把“啊你慢些走”,赠予那些在学术研究上“快马加鞭”的人。著书立说搞研究,靠的是细功夫、实功夫。如今一些人已经把写文章变成了速成“文字处理”。网络的发达,让人只消输入一个关键词,便可坐拥大量资料。对有的人来说,接下来的事情不是潜心研究,而是拷贝、粘贴,东拼西凑,甚至剽窃抄袭。学术界过去崇尚的“宁坐板凳十年冷,不写文章半句空”现在并不过时,论文专著一旦公开,且不论学术价值的高低,至少也要对得起学术良心。 还不妨把“啊你慢些走”赠予教育界那些“拔苗助长”的人。比起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拔苗助长”式的人才培养方法,表现在对学生的培养上,是忽视素质教育,一味追求升学率;表现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上,则是采取简单的量化的选拔方式。一些人为了获得高额津贴和课题费,只好采用这种方法。有的高校为了保住学位点,硬性规定每年应完成的论文和专著的数量,强行指定学术带头人,为学术腐败提供了温床。 欲速则不达。是快还是慢,主观意愿不是不重要,但不能取代客观规律。无论文艺创作、学术研究,还是教书育人,都要尊重客观规律,都要舍得为成功付出心血和代价。强求急取、心浮气躁,是要不得的。 “慢些走”,在今天这个快速发展时代,似乎不合时宜。可面对那些真假难辨、堆积如山的文字垃圾,我们不仅想说“慢些走”,甚至留恋起“爬格子”的岁月。每当读到拼凑粘贴而成的“文字处理”稿,就愈发觉得从前在格纸上慢慢“爬”出来的文章是多么可爱、可贵。 当然“慢些走”不是要脚步缓慢、态度怠慢、精神散漫,而是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走稳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