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学,免费搜题
登录
搜题
【单选题】
C 6 H 12 的环烷烃所有构造异构体有( )种。
A.
4
B.
5
C.
7
D.
12
E.
8
拍照语音搜题,微信中搜索"皮皮学"使用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知识点:
.
..
皮皮学刷刷变学霸
举一反三
【简答题】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 结论 A 向 FeSO 4 溶液中滴入几滴 KSCN 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几滴溴水,溶液变血红色 氧化性 Br 2 >Fe 3+ B 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某溶液,有白烟产生 该溶液是浓盐酸 C 向 NaHCO 3 溶液滴加 CaCl 2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是 Ca(HCO 3 ) 2 D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 3-5 滴稀硫酸。煮沸后冷却,加入新制 ...
【单选题】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某溶液加入CCl 4 ,CCl 4 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
B.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CaCl 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盐酸沉淀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溶液中一定有CO 3 2-
C.
液溴易挥发,存放液溴应加水封,并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D.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BaCl 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盐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该溶液一定含有SO 4 2-
【单选题】某固体混合物由K 2 CO 3 、K 2 SO 4 、CaCl 2 和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实验记录如下:①取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②取适量上述溶液滴加过量的BaCl 2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③向步骤②所得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HNO 3 ,沉淀部分消失并产生气泡;④取步骤②的滤液加入AgNO 3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HNO 3 ,振荡,沉淀不消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CaCl 2 、KCl
B.
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K 2 CO 3 、K 2 SO 4 、KCl
C.
只通过步骤①②就可以确定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K 2 SO 4
D.
若步骤②改为滴加过量的Ba(NO 3 ) 2 溶液,其余操作及现象均不变,则原固体混合 物中一定含有KCl
【多选题】关于钢尺量距的说法,错误的有( ):
A.
钢尺的名义长度总比实际长度长,量距时会产生尺长误差。
B.
钢尺的长度随温度变化,量距时应测定尺温。
C.
钢尺具有弹性,一般量距时应保持拉力均匀。
D.
量距时钢尺偏离定线方向,导致量距结果偏大。
E.
钢尺端点对不准属于系统识差,丈量时应尽量认真操作。
【简答题】某化学课外小组为了探究CaCl 2 溶液和Na 2 SO 4 溶液反应有没有限度,设计了如下活动过程,请完成表中空格:(已知CaSO 4 在水中微溶,CaCO 3 在水中难溶) 实验步骤 向3—4 mL  1 mol/L的CaCl 2 溶液中滴入1mol/L的Na 2 SO 4 溶液至反应完全。 实验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离子方程式 (1) 小组讨论交流 向上述反应后的清液中滴入适量1mol/L...
【简答题】党员除了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外,还有权要求什么?
【简答题】已知一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为抛物线C,点P(1,-4)、Q(5,-4)、R(3,0)在抛物线C上.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我们知道,与y=kx+b(即kx-y+b=0)可以表示直线一样,方程x+my+n=0也可以表示一条直线,且对于直线x+my+n=0和抛物线y=ax 2 +bx+c(a≠0),方程组 x+my+n=0 y=a x 2 +bx+c 的解(x,y)作为点的坐标,所确定的点...
【单选题】某同学为探究 NaHCO 3 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常温下测得 0.10 mol·L - 1 NaHCO 3 溶液的 pH 为 8.4 ;取 NaHCO 3 溶液向其中滴加 CaCl 2 溶液至 pH= 7 ,滴加过程中产生白色沉淀,但无气体放出。下列 分析正确 的是
A.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HCO 3 ﹣ + Ca 2+ → CaCO 3 ↓ + H +
B.
.加入 CaCl 2 促进了 HCO 3 ﹣ 的电离,没有影响 HCO 3 ﹣ 的水解
C.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 HCO 3 ﹣ + Ca 2+ → CaCO 3 ↓ + H 2 CO 3
D.
.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 c (Na + ) + 2 c (Ca 2+ ) = c (HCO 3 ﹣ ) + c (Cl ﹣ )
【单选题】向某盐溶液中通入过量Cl 2 无明显现象,滴加Ba(NO 3 ) 2 溶液和稀HNO 3 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可能是(  )
A.
AgNO 3 溶液
B.
CaCl 2 溶液
C.
Na 2 SO 3 溶液
D.
Na 2 CO 3 溶液
【单选题】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监理的主要依据是( )。
A.
施工合同
B.
建设市场的要求
C.
建设单位的要求
D.
施工单位的要求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