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分 ) (2019· 潍坊模拟 ) 阅读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儒家论述的 “ 天下 ” , 其实往往关键在 “ 以天下之大 , 四海之内 , 所共尊者一人耳 ” 。 ...... 随着核心区域逐渐扩大 , 一些原本的四夷渐渐融入中国 , 而渐渐膨胀的中国拥有了更遥远的四夷 , 人们口中的 “ 天下 ” , 有时候指的是 “ 中国 ” , 有时候则包括了 “ 中国 ” 和 “ 四夷 ” 。汉代之后特别是到了隋唐 , “ 天下 ” 越来越兼带 “ 中国 ” 与 “ 四夷 ” 。此后 , 在 “ 天下 ” 观念里始终有 “ 内 ”“ 外 ” 的区别 , 有 “ 华 ”“ 夷 ” 的不同 , 也有 “ 尊 ”“ 卑 ” 的差异。 —— 据黄兴涛《重塑中华:近代中国 “ 中华民族 ” 观念研究》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 , 对殖民侵略的反抗过程 , 也是从 “ 辩 ” 到中华民族的建构过程 , 正是同仇敌忾的反抗侵略斗争 , 成就了中华民族;对满族王权的反抗过程 , 同时也是 “ 新民 ” 的建构过程 , 将大清皇帝的子民改造为中华民国的国民。因此 , 正如 “ 民族国家 ” 这个合成词所表达的那样 , “ 民 ” 标示着这个新国家的政治属性 , 她不再是一家一姓之国家 , 而是人民之国家; “ 族 ” 标示着这个新国家的文化属 性 ,她是中华民族之国家。 —— 据《中华民族与中国 认同 —— 论宪法爱国主义》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 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 概括古代中国 “ 天下观 ” 的特点 , 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12 分 )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 简述近代前期 推动中华民族观念形成的历史背景。 ( 9 分 )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 说明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民族平等政策的意义。 (4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