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后”之争 司鼎是器。前些年,有人写信给报社指出,孩子课本上写的是“司鼎”,博物馆里的牌子上却是“后鼎”。那时学术界就“司”与“后”字之争,众说纷纭。这是一个学术问题,必须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司鼎于1939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大墓里出土,重832.84千克,高1.33米,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美誉。在《中国史稿》、的《中国通史简编》等著作中都曾写到“司鼎”四个字。“司”即“祀”,是正确的。如果按照古文字学考虑这个问题,“司”与“后”,形跟音、义,都是两回事的,两者不能转注,不能假借。文献研究发现,在古代的商周时期,无论是早期甲骨文还是金文(即铜器铭文),都没有“后”字,而是将“后”写成“毓”,如有件铜器也称毓祖丁卣,“毓祖丁”就是“后祖丁”。而铜器上铭文在春秋后才出现“后”字,且数量较少,真正在甲骨文、金文出现的“后”字离商代的司鼎却已有1000年了。所以说“司”字就是“后”字是错误的。科学研究决不能信口开河,“司”与“后”之争的问题,不仅影响学者搞研究,还影响下一代,影响中小学生的学习。中小学生课本里的文物知识一定要确保正确,让人放心的是,现在孩子们书本上还是写着“司鼎”。20世纪80年代前,学术界认为诞生于殷墟后期,后来考证出“司鼎”年代为殷墟前期,是、祖甲为祭祀母亲戊制作的青铜器。这将大鼎的铸造向前推进了几个,在世界冶金史上有着重要意义。 “司鼎”不能写成“后鼎”的依据有哪些?(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