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文字,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人们习惯地把的学说合在一起称为“孔孟之道”,而把老子和的学说合在一起称为“哲学”。老子和的学说之所以被称为哲学,是因为他们所探索的问题更接近现代哲学意义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等具有普遍意义的命题,尤其是他们所提出的“道”是上古时期形而上学本体论最具概括力的哲学范畴。 1、众人说道 用西方哲学的话语体系来阐释老子所说的“道”,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道是本体。康德认为,本体是指与现象相对立的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按照这种说法,老子所说的道,就是与现象相对立的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客观地讲,这种说法确有道理。首先,道是物。老子在描述道的时候说:“有物混成。”(《老子》第二十五章)这充分证明老子确认“道”是一物。其次,道是“自在之物”。所谓“自在”,就是自己本来就存在。论述“道”时说:“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 大宗师》)老子自己也说:“吾不知谁之子,之先。”(《老子》第四章)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产生的,似乎是在天帝出现之前就存在了。最后,道“与现象相对立”。老子说:“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老子》第十四章)道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实物的形象,这就叫做若有若无。迎着它看不到它的前头,跟着它看不到它的后头。综合以上三点考察,道确实是本体。不过在老子的表述体系中肯定没有“本体”一词,否则,他一定会说“道者,本体也”。当然,作为解释学词汇,完全可以用“本体”一词去解释“道”,但是解释之后,仍然令人难以明白“道”究竟为何物,这种解释就变得意义不大了。 第二种说法——道是本原。本原是一切事实的最初根源或构成世界最根本的实体。用这种说法来解释老子所说的道,只有前半句成立,而后半句似乎不能成立。首先,道是一切事实的最初根源,这句话成立。老子明确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至如,一如,二如,我们下文还要详细论述,在此不展开讨论,但就这句话而言,不难看出“道”确实是一切事实的最初根源。“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老子》第四章)”道是不可见的虚体,然而他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道是那样的渊深,它好像是万物的本源。其次,道是构成世界最基本的实体,这句话似乎不能成立。泰勒斯认为,“构成世界最基本的实体”,是因为在泰勒斯看来世界的基本元素;而在老子看来,道不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而是创造世界并内置于世界的力量。“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老子》第三十四章)”大道广泛流行,遍布于左右。“衣被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老子》第三十四章)”它寄寓万物之中而不主宰万物,可以说它渺小;万物靠他而存在而它却不主宰万物,可以说它伟大。值得注意的是,“道”与万物的关系,一方面“道”寄寓于万物之中,通过万物体现它的存在;另一方面,万物因为“道”的力量而得以存在。这就告诉我们,“道”在创造万物的同时,也寄寓在万物之中,但它却不是构成万物的实体,而是主导万物的虚体。 第三种说法——道是规律。规律是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规律是有迹可循的,它决定事物必然沿着某种趋势发展。用规律来解释“道”也成立。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这无疑是说,人、地、天、道、自然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本质联系,是有迹可寻的。这种联系决定了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的必然趋势,由于“自然”是自己本来的样子,因此,人最终效法的还是道本身。 列举至此,问题出现了:既然“道”是本体,也是本原,还是规律,那么,用这三个概念中的任何一个概念来概括“道”的本质,都会挂一漏二。我们只有用另外一个概念来涵盖这三个概念,才可以全面地揭示“道”的本质。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首先突破一对概念:“有”和“无”。 2、有无之辨 研读老子,首先要解决一对概念,就是“有”和“无”。如果理不清“有”与“无”的内涵与外延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无法理解老子所说的“道”和“德”,进而影响到对老子整个思想体系的理解与把握。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shān)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第十一章) 三十根辐条汇集在一个车轮的轴套上,有了轴套的中空部位,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皿的中空部位,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成房屋,有了室内的中空部位,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以便利,“无”发挥它的作用。 这里提到三件东西:毂、器、室。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中空,而恰恰是因为中空作用。这里所说的中空就是老子所说的“无”,可见“无”不是不存在,而是一种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存在。“无”虽然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但是它可以发挥作用,这个作用就是老子所说的“有”,可见“有”,不是指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实物,而是指“有作用”。再换一个角度看,毂、器、室这三样东西都无意作为,但它们恰恰分别发挥了毂的作用、器的作用和室的作用,是有所作为的。这就充分证明了,老子所说的“无”,是指“无形体”与“无意为”;老子的说的“有”,是指“有作用”与“有所为”。二者都是存在。无形体而有作用、无意为而有所为正是“道”的一体两面,所以“道”是“有”与“无”的统一体。从无形体与无意上看,道就是“无”,从有作用与有所为上看,道就是“有”。 让我们再看一个关于有无之辨的例子。 (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第四十章) 这句话如果直译,应该翻译成:万物从有中产生,有从无中产生。人们不禁要问:万物本身就是一种“有”,为何还要强调万物生于“有”呢?可见“万物生于有”的“有”,并不是一般意义的存在,而是指道的“有作用与有所为”。也就是说,道一旦发挥作用、有所作为就会创造万物,即万物是在道的作用下产生的。“有生于无”,更是令人费解:如果有从无中产生,就等于说无中可以生有,而无中生有是不可能的,因为从无到有的过程缺少必要逻辑环节。实际上这里所说的“无”是指道的“无形体与无意为”,而“有”是指道的“有作用与有所为”。这样,“有生于无”的意思就是,道的“有作用与有所为”产生的“无形体与无意为”,换句话说就是,“无形体与无意为”的道,是“有作用与有所为”的。因此,“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正确解释是:万物产生的“有作用与有所为”,道的“有作用与有所为”产生的“无形体与无意为”。 如果这样理解“有”与“无”,那么,历来被认为不好理解的《老子》第一章,就会迎刃而解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第一章) 道,如果能用语言来描述,就不是那个永恒的道。道,如果能用语言来命名,就不是那个永恒的名。无,所命名的是天地开始之前道的状态(即道的无形体与无意为时的状态);有,所命名的是万物开始产生的状态(即道的有作用与有所为时的状态)。所以永恒的无形体与无意为,要用它来观察道的奇妙;永恒的有作用与有所为,要用它观察道的界限。无形体与无意为,有作用与有所为,同出而名称不同,都叫玄妙,这个玄妙而又玄妙的道,就是天地万物的总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