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学,免费搜题
登录
搜题
【简答题】
读中国粮食生产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湖广熟,天下足”描绘了我国千百年来“南粮北运”的历史。但是,伴随着北方粮食生产供给能力的增强和南方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粮食生产与流通格局已悄然改变。北方松辽河产区和南方长江产区的粮食生产指标的变化,正是我国粮食生产格局变化的一个缩影。 20世纪70~90年代北方与南方产区粮食增产贡献率及人均点有量的变化 粮食生产指标 粮食产区 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 人均粮食点有量(千克)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北方产区总计 其中:松辽河产区 53.9 11.5 67.3 19.7 85.1 31.9 328.4 366.5 400.7 495.2 421.5 569.5 南方产区总计 其中:长江产区 46.1 29.7 32.7 24.3 14.9 11.3 334.9 352.6 355.1 396.3 328.0 379.9 小题1:我国北方粮食作物以 为主;我国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居首位的粮食作物集中分布在____一线以南的东部平原、丘陵地区。 小题2:表中数据显示,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长江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与松辽河产区相比,其变化特点是____;同期,与南方产区相比,我国北方产区人均粮食点有量变化特点是____。随着粮食生产格局的改变,我国粮食流通格局也开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概括为 。 小题3:长江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率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多项选择) A.非农业用地比重上升 B.粮食大量出口 C.粮食单产下降 D.调整种植业结构 小题4:北方产区粮食产量的增长,与播种面积扩大等多种因素有关。但这些因素也可能造成负面影响。阅读下面的结构框图,将代表相关内容的字母填入图中的空格内。(每个字母限用一次,每框限填一个字母) A.毁草种粮 B.导致水土污染 C.扩大灌溉面积 D.提高机械化程度 E.减少生物多样性,加剧荒漠化      F.增加播种面积        G.培育优良品种
拍照语音搜题,微信中搜索"皮皮学"使用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知识点:
.
..
皮皮学刷刷变学霸
举一反三
【单选题】已知双波谐波齿轮的柔轮齿数Z1=200, 刚轮齿数 Z2=202,波发生器的转速nH=600r/min。若柔轮固定,则刚轮转速为()
A.
6r/min
B.
-6r/min
C.
5.94r/min
D.
-5.94r/min
【简答题】虞美人 (五代)李煜 蒂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芈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向东流。 薄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向东流”这两句倍受后人的称道,为什么?
【简答题】( )指向特定人发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多选题】要约的有效条件是( )。
A.
要约必须是特定人的意思表示
B.
要约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意图
C.
要约必须向要约人希望与缔结合同的受要约人发出
D.
要约的内容必须确定和完整,“确定”指要约的内容必须明确,“完整”指要约的内容必须具有足以使合同成立的主要条件
E.
要约发生效力前,要约人欲使要约丧失法律效力的意思表示
【单选题】( )位于键盘的最上方,包括ESC和F1~F12键,这些按键用于完成一些特定的功能。
A.
主键盘区
B.
功能键区
C.
控制键区
D.
数字键区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记账凭证会计核算形式缺点的是()。
A.
总分类账登记方法易于掌握
B.
登记总账的工作量大
C.
登帐的工作效率难以保证
D.
账页耗用多
【单选题】要约邀请又称引诱要约,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要约邀请不是一种意思表示,而是一种事实行为,指当事人订立合同的预备行为,在发出要约邀请时,当事人处于订约的准备阶段。 下列不属于邀约邀请的是:( )
A.
商业广告。
B.
出租车司机将车停在路旁等待招揽顾客。 C.寄送的价目表。 D. 招标公告,即向不特定人发出的,吸引或邀请向对方发出要约的公告。
【单选题】要约邀请:又称引诱要约,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要约邀请不是一种意思表示,而是一种事实行为,指当事人订立合同的预备行为,在发出要约邀请时,当事人处于订约的准备阶段。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要约邀请的是( )。
A.
商业广告
B.
出租车司机将车停在路旁等待招揽顾客
C.
寄送的价目表
D.
招标公告,即向不特定人发出的,吸引或邀请向对方发出要约的公告
【多选题】要约是指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要约内容应当具体确定
B.
要约应当表达出订立合同的意思
C.
要约只能向特定人发出
D.
要约应当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判断题】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五代 李煜《虞美人》)
A.
正确
B.
错误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