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塞罕坝林场从1962年建场,几代塞罕坝人用了56年的时间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今天的塞罕坝林场森林面积达到112万亩,与建场前相比,森林覆盖率由11.4%提高到80%,林木蓄积量由33万立方米增加到1012万立方米。林场绿了,林场的生态变好了,林场因生态变富了,据中国林科院评估,塞罕坝112万亩森林不仅有效阻滞沙地南侵,而且每年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同时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林场森林资产总价值达202亿元。 56年前的塞罕坝林场用自己的声音喊出了“艰苦奋斗、勤俭建场、科学求实、无私奉献”的林场人精神,他们在低温达到零下40多度,无霜期仅有60多天的高原坝上,用小小的植苗锹在荒芜的沙土地上一锹锹地培植着希望,没有足够的粮食可吃、没有温暖的衣服可穿,他们用一种精神和信仰“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 镜头回放到1962年,当时林业部给林场的建设四项任务之一“建设华北地区中小径材木材基地......”塞罕坝林场副场长说“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们林场从造林期进入了营林期,林子是三分造七分管,我们林场人按照科学的营林抚育方法大大的提升了森林质量。”“这112万亩林子一年只要砍1万亩,我们林场的1700多名职工就可以舒舒服服地过上好日子。”林场老职工们说,“我们过去是冶了坡,今天应该好好治治窝了。” 本应坐享“生态红利”的塞罕坝人从2012年开始,就在经营方面“自断一臂”,将以往每年木材砍伐量从15万立方米调减至9.4万立方米。减少了对木材的依赖,塞罕坝人按照“利用森林而不破坏森林”的理念实现产业转型,为森林资源的利用、可持续发展上了“硬保险”。 同样是绿,56年前,坝上的一棵松昭示着希望之绿,让几代塞罕坝人响应国家号召,在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艰苦创业,不懈奋斗;今天的一,这里建成了世界上成方连片的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林场,茫茫荒漠成了郁郁葱葱的林海,成为首都和华北地区的水源卫士、风沙屏障,这成了绿色发展的范例。 56年的奋斗,塞罕坝绿了,塞罕坝变美了,这里被人们誉为“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摄影人来了,游客来了,采风的文化人也来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旅游发展带来大量客源,2016年仅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就接待旅游者50万人次,门票收入4400多万元。按照规划,塞罕坝本可承受100万人次接待量。副场长告诉记者,“森林承载能力是有限度的,因此林场对入园旅游人数、宾馆度假村排污情况等进行了严格限制。”只有更好的保护这塞罕坝上的绿水青山才会变成更大的金山银山,从2012年开始,塞罕坝在苗木、旅游、等方面的年平均收入近2亿元。碳汇交易的兴起让塞罕坝找到了新的出路,林场在国家备案碳汇达475万吨,有人找上门来出价25元/吨,如全部成交就可收入上亿元。 56年,一抹绿让塞罕坝人找到了希望;党的十八大之后的近五年,塞罕坝更新绿色发展的理念,科学、准确地评价森林资源和湿地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更好地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塞罕坝的绿色成绩得到了世界的认可,2017年12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