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业八年,天下旱,百姓流亡。四海兵,帝亲征,六军冻馁,死者十八九。十三年,天下大旱。县乡邑,悉遣筑城,发男女,无,皆就役。 ——《》 观十一年七月一日,……洛水瀑涨,漂六百。……十三日,诏曰:“暴雨为灾,大水泛滥,……诸司供进(进奉的财物),悉令减省。凡所力役,量事停废。遭水之家,赐帛有差。”……九月,黄河泛滥,……太以观之。 ——《旧》 材料二:凡有水旱,(清朝统治者)略不怜恤,坐视其饿等流离,暴露如荞,……又纵食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脂膏。 材料三:鸦片战争后十年间,民变迭起,各族人民的起义和暴动达100,以广西、广东、湖南三省声势最盛。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1933年5月,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1935年8月通过的《社会保险法》,改变了过去由民间团体自助自救或由慈善团体提供救助的传统,开始了美国的“福利主义”试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经济与社会矛盾都演变到极其严重的地步。为了摆脱困境,寻求发展,工党政府采用“福利国家”政策,实施社会改革,可谓顺乎历史潮流的明智选择。 ——摘编自廑、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根据材料一,说明灾害发生后、对待百姓的态度,(2分)概括应对灾害的举措。(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采取上述态度和举措的原因。(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