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的说法开始于民国,民国之前,人们称之为“过年”。 在现代人的心目中,过年代表着喜庆、热闹、团聚、温暖......分量虽然很重,含义却越来越单薄。在古代,过年不仅是一种民俗,更是一种政治行为,是一年中最神圣、最庄严的日子,当然也是民众最欢乐的日子。 天人合一,是中国人传统的最高理想追求,也是春节的灵魂所在。它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也不可避免地体现在春节的民俗、行为中。 中国人自古相信,只有在自然神的引领和关照下,人类才能获得有保障、有秩序的生活。传统决定了人们对天、地、雨水非常重视,对时序十分仰仗。春节是一年之始,在这样的时候祭祀天地,表达对天地的敬畏,便成为国家最重要的政治活动。《礼记》记载,立春前三天,天子便开始斋戒。立春之日,天子要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和大夫,到东郊举行迎春典礼,礼,再对各级官员进行赏赐。正月第一个,天子要代表国家举行祭天之礼,以祈祷天下谷物丰收。亥日,天子要带领官员,一起耕种祭祀天帝用的农田,表达敬意,显示诚心。民众的生活资源均来自山林河湖,所以在正月,各地政府还要祭祀山林河湖。 在民间,人们很多做法也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如河南等地就把正月初十当作石头的生日,这一天不能用磨、碾等任何石制工具,人们向石头焚香致敬,设供祭祀。这种做法,可能是石器时代的礼仪留存。总之,无论国家还是民间,敬奉天地和祖先的礼仪都是春节的重要内容。春节天地和先祖表达遵从与敬畏之意,也让人体会到一种神圣感、庄严感。 古人在正月还有很多禁忌,比如禁止砍伐树木,不可捕杀幼兽、掏取鸟蛋等。因为我们的先祖明白,保护自然界,其实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这体现的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意识。遗憾的是,诸如此类的一些禁忌,很多已被我们遗忘。 综合上迷内容,春节灵魂的内涵,在除旧布新、团贺喜庆之外,还包括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以及对先祖的追忆和緬怀。我们也借此明白,只有在与天地和谐共处的氛围中,才能真切享受到世间的欢乐。在全球关注生态文明的今天,温习古人关于春节的礼仪,更能让我们深刻感知到中国传统生活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