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桑德吉,出生于1987年曾经的高原“孤岛”、我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墨脱县。教育改变了她的命运,她决定回家改变更多的孩子。2001年从河北师大毕业选择回乡任教,已经在当地教书17年,2003年被评为"最美乡村教师"。 提到西藏墨脱,许多人的第一印象是,那里位于边境线上,是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人们常用“进藏难,脱更难”来形容进出墨脱的艰辛。格桑德吉就生长在这个曾经偏远、贫穷、信息闭塞的地方。格桑德吉一家5口人,爸爸、妈妈和两个弟弟。7岁那年,她上了一所民办小学,当时学校只开语文、藏文、数学三门课,每天回来自己后用一个小黑板把所学再教弟弟和村里面其他孩子。后面终于有机会去外面上学,但是路上环境恶劣,还需要自己背粮食,为了上学还是坚持了下去。 2001年,从民族学院毕业后,本有机会在拉萨工作的她,却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到家乡当一名乡村教师,让家乡的孩子们学到更多知识。格桑德吉说:“家乡有我的童年,我的记忆,我的信仰,我的梦想。” 当时的帮辛乡小学路还没有通,村里面的家长都不愿意把孩子送到学校上课,他们担心孩子们的安全。再加上乡亲们的教育意识不强,经常有孩子缺课、弃学。很长一段时间里,格桑德吉的主要工作就是到村里把学生劝回课堂。十多年来,为了孩子们不辍学,格桑德吉频繁往返于泥石流、山体滑坡频发的悬崖山谷间;为了孩子们安全到家,格桑德吉和男老师一样,送孩子趟河水、溜铁索、走悬崖;为了孩子们不停课,其他地方缺老师时,格桑德吉背起干粮就赶过去。 2013年,墨脱公路通车,墨脱的教育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格桑德吉说,孩子们正在经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目前,墨脱县已有各级各类学校15所,在校学生2096人,专任教师271人。乡政府、学校在广大农牧民群众中,持续性地宣传国家关于九年义务教育的相关政策,小学入学率已达99%以上;“营养改善计划”也正在这里试点,每个学生每年都能享受800元的营养改善补助和3580元补助标准的“三包”(包吃、、包学习费用)政策。 “教育不仅改变了我的人生,还将改变更多像我一样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我为能在孩子们的成长路上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而感到格外幸运。”教书育人的路上,格桑德吉也没有忘记给自己充电,2014年她考上了西藏大学函授本科,并将于今年顺利毕业。 在格桑德吉老师十二年如一日的努力下,门巴族孩子从最初失学率30%,变成到今天入学率95%。12年来,她教的孩子有6名考上大学、20多名考上大专、中专,而她自己的孩子却留在了拉萨,一年才能见一次。村民们亲切地称格桑德吉为门巴族的“护梦人”。她觉得,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可以“忠于”——教好每一个孩子,育好每一棵苗,让他们像自己一样学到知识、丰富头脑,做个勇敢真实的人,甘于平凡却不甘于平庸。格桑德吉说,她的担子很重也很光荣,那就是让祖国的花朵在墨脱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优秀的接班人和建设者。针对上述材料,请谈谈你的看法?